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(专业代码:120410T)

作者: 时间:2023-09-14 点击数:


一、培养目标

(一)总体培养目标

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,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,基础扎实、视野宽、能力强、素质高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(二)专业培养目标

培养具备健康管理学医学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,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,具有独立开展健康评估、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的能力。毕业后能在健康管理机构、健康保险机构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、社区养老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健康管理专业人才。

二、培养要求

(一)总体培养要求

1、思想道德素质: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拥护社会主义制度,遵纪守法,树立科学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,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、社会责任感和行为规范;具有为国家富强、民族昌盛而奋斗,为人民健康事业发展而献身的精神。

2医学人文与职业素质: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,了解健康管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热爱健康管理学、珍视生命,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精神。

热爱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,具有良好的医学伦理观念和人际沟通能力。养成良好的文化修养、优良的道德情操,勤俭自强,尊师重道;具有创新意识和健全心理,自强不息、诚实守信、勇于探索、团结协作;崇尚科学,实事求是,树立终生学习观念、科学分析与批判的职业精神。

3、身心素质:了解体育和军事的基本知识,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,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,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;人格健全,意志坚定,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及良好的人际关系,具备良好的社会与环境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;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。

(二)专业培养要求

专业知识要求:

1、掌握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、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。

2、掌握管理学、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。

3、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,主要包括健康检测、健康信息采集、健康状况评估和预测,以及通过对健康状况的系统分析,在心理、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健康干预的知识、技术和方法。

4、熟悉健康管理机构、健康服务机构、养老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的相关业务流程。

5、熟悉疾病的分类,能对疾病的筛查、预后做出分析判断

6、熟悉与健康服务与管理有关的国家方针、政策和法规。遵守健康服务业的行业守则,遵守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守则。

7、了解中外健康服务与管理理论与实务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。

8准确把握AI医疗和物联网+健康管理发展趋势。

9熟悉社区、企事业单位等团体健康管理的知识、技术和方法。

专业能力要求

1、掌握健康检测、健康信息收集、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的技能,具备运用健康管理知识解决社区健康管理、老年人群健康管理、职业健康管理等特殊群体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问题的能力。

2、掌握健康管理机构、健康服务机构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。

3、熟练运用健康服务与管理的理论,较好地进行公文写作与处理、组织协调与沟通合作、健康信息收集与统计分析、健康检测与评估、健康危险因素评估与干预、健康指导与教育的基本能力。

4、能够运用传统中医学、西医学等保健服务技能进行健康管理服务。

5、熟练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于健康服务与管理行业。

6、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、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
7、具有调查研究、统计分析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。

8、具有较好的协调组织、人际沟通等实际工作能力。

9、具有较强的英语听、说、读、写能力,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英文书刊。

10、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。

三、学制与学位

学制:全日制,学制4年,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6年。

学位:管理学学士。

四、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

(一)主干学科

管理学、医学

(二)核心课程

基础医学概论、临床医学概论、中医学基础、预防医学管理学原理、保险学概论、健康管理学、统计分析与应用、健康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实践、健康养生学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、健康心理学、健康营养学、健康运动学、健康信息管理、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、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、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

五、学分要求

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99学分。必修课38门,共127学分;限选课5门,共9学分;公共任选课最低10学分;集中性实践教学共53学分,包括毕业实习41学分、毕业论文6学分、劳动周4学分、军事训练2学分。

六、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

  1. 必修课理论教学共1721学时、实践教学共617学时,理论:实践=1:0.36

  2. 2、各模块课程设置:

课程

模块

课程门数

课程名称

学分

学时

学时

比例

通识教育课程模块

12

思想道德与法治
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
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

军事理论课

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

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

大学外语

体育
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

大学生劳动教育

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

形势与政策

42

792

30%

公共基础课程模块

3

微积分

大学计算机应用

线性代数与概率论

 

10

206

8%

专业基础课程模块

9

管理学原理

统计分析与应用

健康学导论

基础医学概论

卫生事业管理学

临床医学概论

预防医学

保险学概论

中医学基础

28

514

19%

专业课程模块

13

健康管理学

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

健康保障

健康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实践  

健康信息管理

健康营养学

健康养生学

健康心理学  

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

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

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

健康运动学

康复治疗学

47

826

31%

拓展选修课程模块

6+X

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

医学伦理学

健康企业管理

环境卫生学

四史教育课

《党史》、《新中国史》、《改革开放史》、《社会主义发展史》每门课程开设16学时,学生必须选择性修读1门课程

任选课(以下每类课程至少选修1门,包括:专业拓展类、创新创业类、美育类、综合素养类、健康成长类、通用能力类)

19

308

12%

七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

类别

内容

场所

时间

周数

军事训练

队列练习、内务整理等军事实训

校内

1学期

2

毕业实习

实践教学基地实习,撰写毕业实习总结、毕业实习报告、毕业论文

校外

78学期

41

毕业论文答辩

校内

8学期

1

社会调查

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与调查

校外

假期

1

劳动周

结合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特点开展集中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

校内和校外

每学年5月份第三周

4

八、教学基本要求

1、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,构建知识、素质、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。优化理论、实验、见习、实训与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,扩大学生选课范围,提高实践教学比例,增开创新性、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,促进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。

2、完善早实践、多实践、反复实践教学体系,强化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。在第一学年开展早期专业见习,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开展健康信息采集、健康评估及健康管理方案制定等专业实践活动。在校期间各个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引入案例教学,使学生反复接触案例。毕业实习前进行多番式专业技能训练。

3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,重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,将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思想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。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各级各类双创项目和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研究。实验教学中心、技能训练中心和科研平台向学生开放。

4、突出课程思政教育,注重思想品德和职业素质培养。加强课程思政建设,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。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,着力培养学生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医者精神,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,将职业素养、人文关怀、人际沟通等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贯穿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。

5、强化体育、美育、劳动教育,注重健康、审美、劳动能力培养。深化体育教学改革,完善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种类与内容,学生必须选修2学分美育课程,必须2学分劳动教育课程方能毕业。注重实践育人,将审美、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丰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活动,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能力,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劳动习惯。

6、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,注重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培养。创新教学模式,深化启发式、探究式、讨论式、案例式、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。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基础,逐步推广完善线上自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。

7、完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体系,全面实施教考分离。注重将形成性评价融入到教学全过程,通过评价及时反馈教与学的问题,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,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。按照教考分离要求制定考试大纲,加强试题库建设,组建命题专家团队,切实提高课程考核质量。

九、第二课堂

第二课堂教学依托锦州医科大学素质教育中心具体实施,每名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要获得6个(含6个)以上的素质学分(具体要求参见《锦州医科大学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施细则(试行)》)。(素质学分不计入总学分)

十、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

学年

教学周

内容

合计

军事训练

2

2

毕业教育

1

1

34

36

36

106

4

4

4

12

社会调查

1

1

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

41

41

1

1

12

11

11

34

合计

52

52

51

43

198

十一、成绩考核、毕业和学位授予

成绩考核分为课程考核、毕业实习考核和毕业论文考核三部分。课程考核包括在校学习期间所要求的所有必修课、选修课的考试与考查。考试课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模式;考查课与选修课采取随堂考核的模式。毕业实习考核分总成绩考核和阶段成绩考核两部分,两部分成绩均合格方允许进入毕业论文考核阶段。毕业论文考核包括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两个阶段。

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,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,考核成绩合格,通过毕业论文考核,达到专业最低学分要求,完成素质学分和社会实践学分,体质测试达到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对毕业生的要求,准予毕业,颁发毕业证书。达到《锦州医科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》标准,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。

十二、专业发展方向

毕业生可从事以下工作:

1、继续深造,接受研究生教育;

2、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,从事卫生、医疗部门的管理工作;

3、可到卫生医疗机构、医疗保健机构、健康管理机构、健康体检中心、健康保险机构、保健旅游机构、医疗养老结合机构、健康产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。

十三、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达成度(附件1

十四、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(附件2


附件1

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达成度

模块

功能

课程性质

课程类别

课程设置与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

理论教学

实践教学

必修课

选修课

通识教育课程

思想道德素质

思想政治基础课程

社会调查、爱国主义教育、志愿者服务
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、思想道德与法治、形势与政策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

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,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、社会责任感和行为规范。

医学人文与职业素质

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

三下乡社会实践、人文素质讲坛、学术报告或讲座

医学伦理学

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,养成良好的文化修养、优良的职业道德情操;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、沟通能力,尊重他人隐私;珍视生命,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。

身心素质

军、体及健康教育基础课程

体育训练与竞赛、军事训练、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

体育、军事理论课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、大学生劳动教育

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;人格健全,意志坚定;具有较好的协调组织、人际沟通、团队协作等实际工作能力。

创新创业能力

创新创业基础课程

创新创业训练、社会实践

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、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

培养学生创新精神、创新思维、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。

工具应用能力

工具性学科基础课程

上机、听力、检索训练

大学外语、大学计算机应用

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,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、更新知识、应用知识能力,掌握工具类、方法类基本技能,熟练应用于健康服务与管理行业。

公共基础课程

自然科学素质

数理化基础课程

微积分、线性代数与概率论

培养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。

专业基础课程

专业素质

医学基础、管理学基础

课内实践教学

管理学原理、预防医学、保险学概论、健康学导论、基础医学概论、临床医学概论、卫生事业管理学、中医学基础、统计分析与应用

培养学生掌握管理学、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;熟悉疾病的分类,能对疾病的筛查、预后做出分析判断;具有调查研究、统计分析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。

专业课程

健康管理特色课程

课内实践教学、实训课程

健康管理学、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、健康信息管理、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、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、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、健康保障、健康营养学、健康运动学、健康心理学、健康养生学、康复治疗学、健康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实践

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、健康企业管理、环境卫生学

培养学生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;具备运用健康管理知识解决社区健康管理、老年人群健康管理、职业健康管理等特殊群体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问题的能力;熟悉健康管理机构、健康服务机构、养老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的相关业务流程,掌握健康管理机构、健康服务机构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;熟悉与健康服务与管理有关的国家方针、政策和法规,遵守健康服务业的行业守则,遵守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守则;了解中外健康服务与管理理论与实务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;准确把握AI医疗和物联网+健康管理(医疗)发展趋势。

拓展选修课程

综合素质

四史教育课

《党史》、《新中国史》、《改革开放史》、《社会主义发展史》

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,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公共任选课程(最低10学分)

大学生合唱团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、校园文化节、大学生社团

如艺术导论、美术鉴赏、书法鉴赏、音乐鉴赏、舞蹈鉴赏、大学生音乐经典必读等

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,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。

附件2

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

序号

类型

课程名称

学分

考核性质

学时数

学期分配

及学期

考试

考查

总学时

理论

实践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1

通识教育课程

思想道德与法治

3

1

48

40

8

48

2
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
3

1

48

42

6

48

3
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

3

3

48

36

12

48

4
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

3

4

48

36

12

48

5

军事理论课

2

1

36

36

36

6

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

2

4

32

24

8

32

7

大学外语

12

1-2

3-4

224

224

56

56

56

56

8

体育

4

1-4

144

 16

128

36

36

36

36

9
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

2

1

36

20

16

36

10

大学生劳动教育

2

1

32

18

14

32

11

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

1

5

16

16

0

16

12

形势与政策

2

1-4

32

24

8

8

8

8

8

13

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

3

2

48

36

12

48

通识教育课程小计

42

7

6

792

568

224

300

148

148

180

16

0

14

公共基础课程

微积分

4.5

1

80

80

0

80

15

大学计算机应用

1.5

2

54

28

26

54

16

线性代数与概率论

4

2

72

72

0

72

公共基础课程小计

10

1

2

206

180

26

80

126

0

0

0

0

17

专业基础课程

管理学原理

3

1

54

42

12

54

18

统计分析与应用

2.5

2

48

42

6

48

19

健康学导论

2

2

36

24

12

36

20

基础医学概论

4

2

72

60

12

72

21

卫生事业管理学

3

3

54

42

12

54

22

临床医学概论

5

3

90

70

20

90

23

预防医学

4

3

72

48

24

72

24

保险学概论

2.5

4

48

40

8

48

25

中医学基础

2

5

40

32

8

40

专业基础课程小计

28

6

3

514

400

114

54

156

216

48

40

0

26

专业课程

健康管理学

4

4

72

48

24

72

27

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

3

4

54

48

6

54

28

健康保障

2.5

4

48

28

20

48

29

健康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实践

2.5

5

44

29

15

44

30

健康信息管理

3

5

54

44

10

54

31

健康营养学

3.5

5

60

40

20

60

32

健康心理学

4

5

72

52

20

72

33

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

4.5

5

78

54

24

78

34

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

4.5

6

78

54

24

78

35

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

4.5

6

78

54

24

78

36

健康运动学

3.5

6

60

40

20

60

37

健康养生学

3.5

6

60

40

20

60

38

康复治疗学

4

6

68

42

26

68

专业课程小计

47

9

4

826

573

253

0

0

0

174

308

344

开设课程门数

38

必修课总学时及学期学时合计

127

2338

1721

617

434

430

364

402

364

344

39

拓展选修课程

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

2

2

32

22

10

32

40

医学伦理学

2

4

32

24

8

32

41

健康企业管理

2

4

32

28

4

32

42

环境卫生学

2

5

32

24

8

32

43

四史教育课

1

1-4

《党史》、《新中国史》、《改革开放史》、《社会主义发展史》,学生必须选择性修读 1 门课程,不计入总学时。

--

公共任选课

10

参见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选修课目录

选修课程小计

19

128

98

30

0

32

0

64

32

0

合计

146

2466

1819

647

434

462

364

466

396

344

集中性实践

毕业实习

41

41

41

41

毕业论文

6

1

1

1

社会调查

1

1

1

劳动周

4

4

4

1

1

1

1

军事训练

2

1

2

2

2

集中性实践教学小计

53

49

49

2

2

1

1

43

Copyright 2023 健康管理现代产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.    学院电话:0416-3675171   学院地址: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松坡路三段40号